12月15日,鄭萬高鐵重慶段控制性工程巫山隧道實現(xiàn)貫通。新華網(wǎng)發(fā)
新華網(wǎng)重慶12月15日電(王龍博 耿濤)隨著15日10時08分施工現(xiàn)場傳來一陣歡呼聲,鄭萬高鐵重慶段控制性工程巫山隧道實現(xiàn)貫通,這標志著鄭萬高鐵建設又取得重大進展。
鄭萬高鐵起于河南省鄭州市,向西南經(jīng)平頂山市、南陽市、湖北省襄陽市至重慶市萬州區(qū),新建線路全長約818公里,設計速度350公里/小時,重慶境內約184公里。其中,鄭州至襄陽段已于2019年12月1日開通運營,重慶段正加緊推進建設。
巫山隧道位于重慶市巫山縣境內,由中鐵二院設計,中鐵十八局承建,全長16.571km,最大埋深730m,為時速350公里的單洞雙線隧道。
據(jù)悉,巫山隧道為鄭萬鐵路重慶段第二長隧,隧道穿越巫山向斜、梁子背斜,地質條件極其復雜,主要為泥巖、泥巖夾砂巖,軟弱圍巖占比大,且存在順層偏壓、巖溶及巖溶水、巖堆、滑坡等不良地質,屬高風險隧道。針對該隧道難點問題,中鐵二院進行了多方案比選研究,分別采取針對性加強處理措施。針對下穿高速隧道段采取設置特殊加強結構、超前大管棚支護、注漿加固圍巖和雙側壁導坑法等措施,以確保隧道施工和公路運營安全。
中鐵十八局鄭萬鐵路項目負責人盧慶練表示:“關鍵線路3號橫洞地質復雜,施工難度極大。一是涌水量大;二是出口下穿滬渝高速公路地段;三是埋深大;四是地質條件復雜。為此,我們不斷實踐突破,創(chuàng)新工藝工法。”
針對3號橫洞最高涌水量達37000立方米/天,斜井長反坡排水等施工難題,中鐵十八局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規(guī)范做好結構防排水措施,間隔在集水井處設置抽水泵,將涌水抽出洞外,通過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工作,及時探明掌子面前方地下水及不良地質情況,確保安全開挖和搶抓進度;針對“高溫”作業(yè),項目采取增加射流風機加強通風,利用高壓水管和助壓水泵灑水、冰塊物理降溫等措施,極大程度改善了施工作業(yè)環(huán)境,提高了施工效率。
針對隧道洞身長,地質條件復雜,山高路陡、交通不便,通風排水管理難度大等特點,設計方和施工方采取“長隧短打”,隧道分12個掌子面同時掘進施工。過程中,堅持“先探測、管超前、短進尺、強支護、早封閉、勤測量”原則,采取動態(tài)優(yōu)化設計和施工方案、強化施工過程管控等措施,確保了隧道安全順利貫通。
鄭萬高鐵位于豫、鄂、渝三省市境內,在鄭州樞紐北接京廣、徐蘭高鐵,在萬州通過渝萬高鐵抵達重慶樞紐與成渝、渝昆高鐵相連,是我國“八縱八橫”高速鐵路網(wǎng)中沿江通道和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全線建成通車后,將成為我國西南地區(qū)通往中原、華北、東北地區(qū)新的便捷快速客運主通道,對改善西南地區(qū)東北向鐵路通道能力和質量,完善區(qū)域路網(wǎng)布局,加快沿線旅游資源開發(fā)和城鎮(zhèn)化進程,促進區(qū)域協(xié)調發(fā)展,推動我國西部大開發(fā)戰(zhàn)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。
來源:中原新聞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