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北京時間10月20日凌晨,特斯拉發(fā)布了其2022年三季度財報。數據顯現,三季度特斯拉經營收入214.54億美元,同比增加56%,創(chuàng)下單季營收新高,但仍低于分析師預期的220.9億美元。這是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,特斯拉營收首次低于華爾街預期。
三季度特斯拉調整后凈利潤32.92億美元,同比增加75%,略低于一季度的33.18億美元,但高于分析師預期的32億美元;轎車事務毛利率27.9%,低于外界預期的28.4%。值得注意的是,特斯拉轎車事務毛利率現已接連兩個季度低于30%。
受上述音訊影響,特斯拉盤后跌幅到達6.28%。
雖然三季度交出的答卷不達預期,但特斯拉CEO馬斯克保持了一貫的達觀態(tài)度。展望第四季度,馬斯克表明:“似乎咱們將具有史詩般的年尾(epic end of year)。”
此外,馬斯克也對外界最為重視的需求疲軟問題做出回應,“估計轎車交給量將在四季度創(chuàng)新紀錄,公司估計四季度車輛需求將‘相當不錯’。”
早在成績發(fā)布半個月前,10月3日,特斯拉發(fā)布的第三季度新車產銷數據,就給投資者打了“預防針”。
數據顯現,本年三季度,特斯拉出產了365,923輛轎車,包含19935輛Model S/X和345988輛Model 3/Y;同期交給了343,830輛轎車,包含18672輛Model S/X和325158輛Model 3/Y,同比增加42.4%、環(huán)比增加34.9%,并創(chuàng)下單季交給紀錄。
但這一數據并未到達外界預期。數據發(fā)布后,此前長時間看漲特斯拉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也調整了預期,他將特斯拉的全年交給量猜測從之前的137萬輛下調至131萬輛,而2023全年的猜測從200萬輛降至180萬輛。
產值與銷量之間相差的2.2萬輛缺口也引起了外界憂慮。財報中,特斯拉將其歸咎于運送和物流問題,但這一說法并不能讓外界信服,分析師憂慮,假如這一狀況不能得到改善,或許意味著特斯拉面對需求疲軟問題,這將嚴重影響公司未來的成績增加。
我國市場的需求狀況最令分析師憂慮。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(RBC Capital Markets)表明:“目前最令人憂慮的是我國的需求,因為交給周期似乎在縮短。”特斯拉官網顯現,后驅版Model Y交給周期在1-4周;而Model Y其他版本和Model 3的交給周期均為4-8周。
交給周期縮短,固然與上海工廠產能提升有關,但讓華爾街憂慮的是特斯拉在我國市場面對的劇烈競賽。
10月3日,比亞迪緊隨特斯拉,發(fā)布了車輛銷售數據。數據顯現,本年三季度,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為537,164輛,同比增加187.01%,其中九月單月銷量更是突破20萬,到達201,259輛,同比增加151.2%。
這現已是比亞迪擠掉特斯拉、接連三個月位居全球新能源轎車銷量榜首。雖然我國市場的體現仍舊是特斯拉最為亮眼的部分,但在越發(fā)劇烈的我國車企競賽之下,外界不免憂慮:特斯拉的高增加神話還能維持多久?
一
雖然成績不達預期,財報電話會上的馬斯克仍舊是那個“達觀男孩”。針對外界最關懷的問題,馬斯克的一系列回應也給投資者吃下了一顆“定心丸”。
首先是外界最為重視的需求問題。高通脹、歐洲能源問題,以及我國市場走弱的痕跡,無不讓外界憂慮特斯拉將迎來需求疲軟,進而增速放緩。先于成績發(fā)布的三季度產銷狀況不達預期,則進一步擴展了外界對特斯拉需求問題的憂慮。產銷數據發(fā)布到財報發(fā)布前,特斯拉股價承壓,跌落近10%。
從本年三季度的產值與交給量之間存在2.2萬輛缺口來看,一些分析師以為特斯拉的產值超出了銷量,出現需求疲軟的痕跡。我國市場交給周期的縮短則加劇了外界的這一質疑。
但特斯拉在一份聲明中表明,公司第三季度出產的一切轎車都已被客戶訂貨,但該公司在確保滿足的運送來交給這些車輛方面面對應戰(zhàn)。
財報電話會上,馬斯克則進一步解釋了這個問題。馬斯克稱,新車交給受阻的主要原因是“沒有滿足多的船舶,沒有滿足多的火車,沒有滿足多的卡車”。
依照這一說法,產值與交給量的缺口并非庫存,而是“堵”在了路上。特斯拉高管也警告稱,交給問題將持續(xù)存在,這或將導致第四季度特斯拉交給量增加低于50%,而產值增加高于50%;換句話說,缺口仍會存在,且或許擴展。
除此之外,馬斯克還放出一系列利好音訊,以進一步消除外界的疑慮。雖然交給的車或許會堵在公路、鐵路,乃至海上,但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仍表明,四季度的交給將創(chuàng)紀錄,特斯拉將具有“史詩般的年尾”。
此外,馬斯克透露,特斯拉正在研究造價更低的下一代車輛平臺,并將介入原材料出產。馬斯克在會上確認特斯拉正在美國德州修建鋰冶煉廠。
馬斯克和高管以為,雖然大多數大宗商品價格正在下滑,但電池級鋰的價格仍在上漲,且運費高得離譜。而上述一系列行動將有助于特斯拉長時間操控本錢。“假如咱們不得不通過挖礦來獲取電動轎車原材料,那咱們就會去挖礦。”馬斯克表明。
此外,馬斯克還透露了一些事務的新進展,比如重申FSD(全自動駕駛)將在四季度發(fā)布,12月將向百事“親手交給”Semi卡車,屢次跳票的Cybertruck有望在2023年前期投產等。
為了提振股價,財報電話會上,特斯拉高管還透露了或許會回購50-100億美元股票的音訊,但并未闡明施行細節(jié)。
二
除了這些短期方針,對于特斯拉股價的前景,馬斯克放起了衛(wèi)星。馬斯克稱:“我以為特斯拉處于市值超過蘋果和沙特阿美之和的正軌之上。我估計特斯拉市值將到達沙特阿美的兩倍!”
從消除投資者疑慮,到大放衛(wèi)星,在馬斯克眼中,假如拋去成績數據不談的話,特斯拉體現極佳,前景廣闊。
分析師憂慮的需求疲軟問題,被馬斯克和高管用運送問題解釋——車不是賣不出去,而是堵在了路上;四季度的需求非常強勁,產值和交給量將再創(chuàng)新高。據teslarati報道,分析師Trip Chowdhry猜測,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交給量將到達51.1萬輛。
這一猜測并不出人意料,一大原因在于特斯拉的交給有很強的季節(jié)性要素。以2021年為例,特斯拉交給量到達了93萬輛,但上半年僅交給38萬輛新車交給,下半年交給量卻暴增到挨近60萬輛。
但即使達到分析師猜測的51.1萬輛交給數據,特斯拉也無法完結其之前定下的方針。特斯拉曾表明未來幾年轎車交給量將完成50%的均勻年增加。這意味著特斯拉需要在2022年出產150萬輛轎車。
前三個季度,特斯拉共交給91萬輛轎車,距離150萬輛的方針還差59萬輛,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應戰(zhàn)。值得注意的是,特斯拉全年方針的難以完成,與上海工廠產值二季度受到疫情影響有很大關系。
除掉產銷量數據以外,特斯拉還面對盈余才能下滑的問題。據財報數據,本年三季度特斯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(GAAP)口徑下調整后每股收益(EPS)為1.05美元,同比增加69%,略低于一季度所創(chuàng)的EPS最高紀錄1.07美元,高于分析師預期的1.01美元;GAAP口徑下毛利率25.1%,低于分析師預期的26.6%,與上一年三季度相等。
而三季度特斯拉轎車事務毛利率27.9%,低于分析師預期的28.4%,且接連第二個季度低于30%。上一年下半年到本年一季度,該項數據均高于30%。這還是在特斯拉屢次漲價,單季營收創(chuàng)紀錄的情況下。
三
與特斯拉相比,比亞迪本年的體現則相當亮眼。10月3日,比亞迪發(fā)布了成績預期,其三季度銷量超過了特斯拉,同比增加超過150%。借由三季度的強勁增加,比亞迪前九個月銷量約118萬輛,同比增加249.56%。
實際上,本年7月,車企發(fā)布上半年成績單時,比亞迪就以64萬輛的成績超越特斯拉的56萬輛,成為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轎車銷冠。
但此前外界以為,比亞迪增加最快的是混動車型,而特斯拉銷售的是純電車型,比亞迪的價位也和特斯拉有必定距離,二者歸于錯位競賽。此外,正是因為價格等要素上的不同,比亞迪利潤率遠低于特斯拉,賺錢才能弱是比亞迪的“硬傷”。
但在銷量大漲的情況下,規(guī)劃效應逐漸顯現,比亞迪的盈余也節(jié)節(jié)攀升。
從季度數據來看,本年一、二季度,比亞迪完成經營收入668.25億元、837.82億元,同比增加63.02%、67.92%,對應的凈利潤為8.08億元、27.87億元,同比增加240.59%、197.67%;扣非凈利潤為5.14億元、25.15億元,同比增加729.44%、458.60%。
而到了三季度,比亞迪盈余才能進一步增加,估計完成凈利潤55.05-59.05億元,較上一年同期的12.70億元增加333.60%-365.11%;估計扣非凈利潤為50.71-57.71億元,較上一年同期的5.18億元增加879.37%-1014.57%,利潤同比漲幅最高到達十倍。
毫無疑問,在營收和利潤上,比亞迪與特斯拉仍有不小的距離,但在特斯拉增加放緩,毛利率下降,而比亞迪快速增加的情況下,二者的距離正在縮小。
此外,特斯拉在國內不止面對比亞迪一個對手,蔚來、理想、賽力斯等品牌雖不能對特斯拉形成正面沖擊,但也在必定程度上瓜分著特斯拉的潛在市場份額。
并且,國內品牌的影響力現已不只局限于國內市場,劇烈的競賽之下,不少品牌將目光投向海外。在對新能源大力支持的挪威打前站,再向歐洲其他地區(qū)輻射,現已成為造車新勢力的慣常操作。
但新勢力在出海上更尋求品牌聲量,公開數據顯現,2022年1~8月,蔚來在挪威的交給量僅600輛左右,不及特斯拉的零頭。
相比之下,比亞迪出海則更看重銷量,相對務實。而在出海策略上,比亞迪選擇了與特斯拉類似的邏輯——建廠。9月8日,比亞迪簽約泰國WHA工業(yè)園,正式簽署土地認購、建廠相關協(xié)議。這標志著比亞迪全資投建的首個海外乘用車工廠正式在泰國落地,出海布局再落一子。
對于這種形勢,標普全球評級在最近的一份陳述中直言,特斯拉需要在2025年之前擴展產品規(guī)模,來增強競賽力對抗一系列新老對手。